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民航要闻

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国际会议发布2022-2023年度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市场发展报告

1.jpg

5月7日,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灾难预防医学分会、中国信息协会通用航空分会、同济大学灾难医学工程研究院、上海通用航空行业协会、野古航空救援网联合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国际会议于上海成功召开。

2.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陈义汉,中国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副局长、上海通用航空行业协会名誉会长唐伟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秘书长唐豹,中国信息协会通航分会会长王砥,上海市应急管理局副局长杨晓东等出席大会并致辞。

本次大会依然保持往届现场会议、展示、参观三位一体的模式,同时增加了线上参与方式。北硕航空技术无锡有限公司和来自相关行业管理部门、医疗急救机构、航空器及医疗产品制造商、专业院校、民营企业等近300位嘉宾到会,展开一系列专题报告和研讨。

3.jpg

4.jpg

会议发布了《2022-2023年度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对航空医疗救援概念做了界定。本报告所述的航空医疗救援泛指航空应急救援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涵盖航空医学救援、空中医学救援和空中医疗救援、航空医疗救护等概念,特指利用飞行器提供紧急医疗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援,包括伤病员的生命支持、监护、救治和转运,特殊血液和移植器官的运输,以及急救人员、医疗装备和药品的快速运达,以排除交通、距离、地形等影响,缩短抢救转运时间,使病伤员尽快脱离灾害或危险,达到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目的,是一项对医务人员身心素质、操作技能和医疗装备等要求严格、专业性强的特殊医疗急救,在医学领域,通常又被称为航空医疗救援。航空医疗救援具有快速、高效、灵活、及时、范围广、受地域影响小等特点,但易受到气象、航空管制、机降场、地面保障等因素的限制。

《报告》指出,根据飞行器类型,航空医疗救援主要分为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援和固定翼航空医疗救援。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援机动性强,但飞行半径小,机身空间小,所携的医疗装备和药品有限;固定翼航空医疗救援飞行半径长,机身空间较大,必要的医疗装备可改装固定于机舱内部,但需要机降场等地面基础设施和指挥系统的支持,易受航空流量管制。目前,国内外航空医疗救援以直升机为主,固定翼飞机和其他飞行器为辅。 

根据任务类型,航空医疗救援主要分为常态化空中医疗救援和应急性航空医疗救援两大类。 

(1)常态化空中医疗救援。 

常态化空中医疗救援又可分为院前急救和院间(际)转运。 

22022-2023 年度中国航空医疗救援市场发展报告院前急救常以直升机为主要交通工具,因其能更快作出响应,受地理交通限制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救援人员和救援设备从空中迅速运送到伤病员身边,在现场通过初步救治使其病 情稳定;然后将其运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基地医院,在途中亦可对患者进行医疗监护和救治。 

院间转运则视距离远近等情况不同选择直升机或固定翼飞机的不同机型。 

(2)应急性航空医疗救援。

直升机以其机动能力强的优势,已逐渐成为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性航空医疗救援的重要手段。面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成批伤病员常常采用重型直升机转运,还可采用大型运输机和民航班机等有组织转运。 

《报告》列出航空医疗救援的三大应用场景:54%的航空医疗服务是医疗转运服务(医疗机构间的运输服务),33%救援医疗服务,13%其他类型(例如器官转运和专科/新生儿/儿科团队运输)。(AAMS,White Paper) 

(1)医疗转运服务。

医疗转运是指当本地的医疗救治条件和水平不能满足伤患的救治时,需要将伤患转运至符合救治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偏远或农村地区的患者。 

(2)救援医疗服务。

“黄金一小时(Golden Hour)”,即对于严重受伤的病人,在受伤一个小时内进行外科手术至关重要。鉴于飞机能有效提高伤员运送时间,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被纳入了救援医疗服务体系。适用于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的救援医疗服务的情况有:解救被困伤员(如山林、雪地、 海洋等);患者距离医疗机构远于40 km;地面交通不便;大规模伤亡事故;运送专业医护人员等。 

(3)器官转运和医护人员、医疗物资运输。 

器官转运同样是一场生命与时间的赛跑,例如肺器官最佳的保存时间是 6-8 h,一旦超过这一时间,受体移植后可能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患者的死亡率也会大大增加。 

医护人员、医疗物资运输通常是针对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进行的健康扶贫服务。另外还有大型灾害或重大事件发生时,如新冠疫情期间,进行的援助行为。

《报告》指出,目前我国航空医学救援尚存在地面保障不足、救援费用高昂、一案三制体系不完善、质控标准规范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

《报告》对航空医疗救援未来发展及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出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专业化航空应急救援国家队加强顶层设计。

参照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模式,建立中央垂直管理的专业化航空应急救援队,包括国家队,省、市(州)政府队和政企合作组建队等,建立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科学调度、能聚能分、机动灵活、互帮互助的资源配置机制,布局“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一张网”。 

同时,建议进一步加强空地融合,整合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与国家综合消防救援队伍,推广“飞机+专业队伍”的作战模式,总结提升空地配合技战法水平,推动“地空防灭”一体化运作;强化国家在发展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中的主导地位,出台优惠政策、设立扶持资金,大力支持企业加入航空应急装备创新研发大军,支持企业优先研发森林灭火装备、火情定位追踪系统、卫星图传系统等实用性强、投产效果明显的装备产品,提升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装备国产化。

(2)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国外对于航空医疗业务人员有非常明确的要求,比如美国要求担任医疗飞行的驾驶员须飞行时间在1200-1500 h以上,德国要求在1500h以上,并对相关的机组人员、医护人员、地面人员等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我国航空医疗应急救援人才队伍较为薄弱,需要建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从实战化应用场景出发,对照国际标准加快制定行业标准,建立上岗手册,明确岗位职责和人员资质要求,制定科学的岗位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按岗位分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同医疗类高校、民航院校、医院、空管机构等横向合作关系,在医疗类高校和民航院校设置航空医疗、空管等特色专业,为航空医疗应急救援提供人才保障支持。 

(3)拓宽航空应急救援人才培养渠道。

航空应急救援专业人员从选拔、培训,一直到成为训练有素、成熟精干的救援力量,要经过一个系统、完整、严格的培养过程。从现有环境的来看,应采取“院校基础培训 + 救援专业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培养航空应急救援骨干人才。在应急救援飞行和机务人员培养上,可采取与航校合作办学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飞行人员。在应急救援保障上,可以在新成立的消防救援学院、航校等设立航空应急救援保障专业学科,采取基地岗位实践锻炼、专家组深化指导和国际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各类保障及救援人才。 

(4)建立航空应急救援人才管理使用与流动机制。

航空应急救援从业人员,尤其是直接参与一线救援各环节的重要人员,如飞行员、机务维修人员、救生员、绞车手、装备保障人员、航空医疗救护人员等,需要采取专门的政策,明确其社会地位、福利待遇、权利义务等,增加其社会认同感和职业荣誉感,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到航空应急救援队伍中。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人才选拔任用与提升交流机制,确保航空应急救援队伍的稳定性。 

(5)建立对航空医疗人员的评价考核和持续培训机制。

由政府或行业定期组织航空医疗应急救援专项培训,传授救援经验、掌握行业发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建立与国际航空医疗应急救援先进国家和机构的沟通合作。

5.jpg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涛说,本报告的主要特点有:(1)完善了往期报告的结构与框架。本次报告包括航空医疗救援概述、国内航空应急救援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国内航空医疗救援力量、航空医疗救援案例集锦、航空医疗救援新技术及发展趋势、航空医疗救援思考与展望六部分 。(2)整理出单独的案例分析章节,筛选出 20 个典型的案例供读者分享与学习。(3)分类和补充了国内航空医疗救援力量,增加了警察救援力量 。(4)分享了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我国航空医疗救援取得的成绩。(5)全面梳理了国内有关航空医疗救援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标准。(6)增加了与航空医疗救援相关的新技术发展总结 。(7)提出了发展航空医疗救援建议。本报告适用于通用航空相关企业、有关医院与急救中心、政府部门中的应急、发改、卫健委等单位,也适合高等院校与科研部门从事学术研究、以及未来从业人员自主学习或培训学习提高使用。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1-2022 民航危险品培训服务平台 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 统计 网站地图 营业执照